所在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2025年8月12日上午 由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共同组织的“遥感技术在智能减灾中的应用”小型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科技大厦B座1002会议室召开。参会人员有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党委书记鹿化煜教授,遥感行业创业公司研发副总兰远鸽、投融资负责人李默颖,商业航天领域活跃投资人力鼎资本CEO张学军、力鼎资本合伙人徐钢,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史培军教授、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潘耀忠教授、地表过程与水土风沙灾害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何春阳教授、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刘连友教授,北师大卫星应用前沿交叉研究院陈晋教授和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王双博士生。
本次会议由史培军教授主持,围绕“遥感技术应用在智能减灾应用小型研讨会”主题展开研讨。
史培军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首先由鹿化煜教授介绍“遥感技术应用在智能减灾应用小型研讨会”的相关背景,鹿教授指出其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损失评估方面正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 他重点阐述了遥感技术在山体滑坡早期识别、地震形变场反演以及洪涝灾害淹没范围快速制图中的具体应用与显著成效。
兰远鸽副总针对所在公司当前的技术研究进展,以“面向灾害风险管理全链条的感知、预测与决策支持平台”主题进行介绍。基于遥感技术,介绍了创业团队多年以来的技术研发进展及成果,并阐明当前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化的能力仍有提升空间,分别在灾前的预警预测、灾中的应急处置及灾后的评估修复方面。兰总指出,以大数据信息挖掘、知识图谱、数字孪生和遥感技术等为驱动引擎,将空天大数据与行业专题数据融合,构建具备时空基准,数据规范、综合可视的空天地一体化综合分析平台,可以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提供决策方案。
兰远鸽副总介绍公司相关情况
潘耀忠教授随后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背景及发展情况,作为国家首批批准成立的遥感科学与技术博士一级学科专业以来,北师大遥感科学与技术以定量遥感研究为龙头,同时开展遥感工程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与分析、摄影测量与制图等研究,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综合的优势,面向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研究、防灾减灾救灾等领域的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展遥感科学基础理论与高新技术,创新地理信息分析理论,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支撑与服务。
潘耀忠教授介绍北师大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
最后,由史培军教授、刘连友教授、陈晋教授、何春阳教授进行点评并提出了具体建议。史培军教授分享了当前遥感技术应用在自然灾害的预测预警预报、灾害损失评估等实践应用方面引发的思考,尤其以测量实际的降水量、大河末端低级支流洪峰流量为例,展望了“遥感技术应用在智能减灾应用”中的未来发展,刘连友教授以风沙、沙尘暴灾害为例,提出了遥感技术的智能应用体现及不足,陈晋教授和何春阳教授对卫星数据影像获取灾害系统各组成要素如承灾体、致灾因子、孕灾环境、灾情等智能应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自由研讨
与会各位专家期望加强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对遥感技术在智能减灾应用中的深度合作,创新遥感技术在智能减灾应用中新技术、新业态、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