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所在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程维明研究员应邀参加京师减灾大讲堂
发布时间:2024-12-06     浏览量:

2024年12月5日下午2:30,京师减灾大讲堂2024年第8期在京师科技大厦B座933会议室成功举办。应北京师范大学王瑛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程维明研究员做了题为“数字地貌与地貌制图研究”的学术报告。此次大讲堂活动共吸引到来自地理科学学部和校内其它相关单位的10余人参加。会议由王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持。

图1 程维明研究员做报告

报告系统性地介绍了数字地貌学与地貌制图研究的应用、已有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程维明教授指出,随着数字地貌学的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定量分析地貌的形态、类型、空间分布、形成与发生过程的需求日益增加,按区域采样单元的地貌形态类型分类、按流域单元的地貌形态指标计算、按单体地貌形态单元的类型提取的需求对数字地貌学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逐渐建立了分层分级的数字地貌分类系统和编码体系,基于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的数字地貌综合解析的技术和方法体系逐步被构建。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发展基于地形指标的地貌类型单元要素的提取方法,构建地貌单元自动提取方法体系,建立地貌类型单元实体智能综合方法和技术体系。未来,构建高精度的地形地貌单元综合解析技术和方法体系,建立大比例尺地貌类型单元解析技术规程将继续发展数字地貌学与地貌制图研究。这为继续深入开展新疆科考等精细地貌及应用研究,强化全球地貌研究,强化行星专项、中科院先导B项目、关深项目等月球及行星形貌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王瑛老师及与会同学提出了当前高精度的全球和中国地形地貌单元地貌区划等级、命名、编码体系的问题,程维明研究员指出当前应注意建立的五级地貌等级体系,由“地名+地貌形态成因组合+分区等级” 相结合的三级顺序命名方法,由数字与字母等组合的多级地貌分区的编码方法等准则规范。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程维明研究员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依次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最后,主持人王瑛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对程维明研究员和参与会议的各位师生致以感谢,京师减灾大讲堂2024年第8期取得圆满成功。

图2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