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2025年“5.12”国家防灾减灾日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减灾”学术周于5月8-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举行。此次活动涵盖学术周特邀主旨报告、第十三届“A·Dream杯”全国减灾与应急管理学术能力竞赛决赛、“京师减灾”研究生学术沙龙和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学术交流四大板块。
一、特邀主旨报告:“水灾害应对若干关键问题的思考”
此次学术周活动的特邀主旨报告于5月9日上午在京师大厦三层第六会议室举行。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严登华正高级工程师应邀作了题为“水灾害应对若干关键问题的思考”的主旨报告。他分享了多年从事水资源综合管理与水旱灾害防治的研究心得,从对水资源与洪水问题“本质的思考”到“多层级的(水灾信息)捕获”再到模型综合模拟等维度,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与国家重点关注的科技问题。他极具启发性的报告使现场师生受益良多。
图1 严登华正高工做主旨报告
二、第十三届“A·Dream杯”全国减灾与应急管理学术能力竞赛决赛
5月8日上午,第十三届“A·Dream杯”全国减灾与应急管理学术能力竞赛决赛板块于京师大厦三层第一会议室举行。本届学术能力竞赛经过匿名外审后,共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海洋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9位研究生和3名本科生进入决赛。决赛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吴锋研究员主持,评审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段宗奇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孔祥慧副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孙擎副研究员,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周涛教授、刘焱序副教授、以及《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英文版)》杜鹃副编审。经过现场陈述和专家质询,最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许发雷、潘瑜娴和华中师范大学的李喆同学(本科生)获得本次竞赛一等奖;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徐红涛等5名同学获得二等奖;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于海雯等4名同学获得三等奖。
图2 竞赛决赛选手答辩
图3评委专家点评
表 第十三届“A·Dream杯”全国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生学术能力竞赛获奖名单
图4 竞赛决赛现场合影
三、“京师减灾”研究生学术沙龙
5月8日下午,“京师减灾”研究生学术沙龙板块在京师科技大厦B座九层933 会议室开展。该板块邀请了2020级直博生杨雯倩、2022级硕士生胡美艳先后进行了题为“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冻融-风力复合侵蚀风险评估研究”和“基于多模式集合的长江中下游夏季强降水次季节预报”的汇报交流,灾害风险科学研究院韦志刚教授进行点评。
图5 主持人李正则介绍学术沙龙报告人及点评嘉宾
图6 杨雯倩同学作报告
图7 胡美艳同学作报告
图8 学术沙龙活动合影
四、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学术交流
5月9日,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京师科技大厦三层第六会议举行了开放课题学术交流。该活动对2023–2025年度和2024–2025年度共28项研究生开放课题进行了结题答辩。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高江波研究员、中国气象局王志正高级工程师、应急管理大学杨月巧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孔锋副教授和北京林业大学杨文涛副教授共同担任评审专家。
评审专家认真听取了各项开放课题的结题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从专业角度对课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对课题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部分课题有待继续深入的问题。最终,范雅兰、张潇、王峥、张一驰、郭曦和付泽昕主持的6项课题获得优秀。
图9 徐伟老师主持开放课题学术交流活动
图10 开放课题负责人答辩汇报
图11 评委专家提问
【撰稿:研究生第九、十、十五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