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事件的变化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再分布以及温度的上升等引发的干湿事件的变化,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极端天气事件。相比传统的单灾事件,当前对极端复合事件的研究相对缺乏,对复合事件的多维度研究尤其不足。
基于上述背景,灾害风险科学研究院乔宇同学等利用全国609个气象站点1980-2019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基于SPEI指数,识别了中国的旱涝急转(旱转涝和涝转旱)事件包含频次、持续时间、强度的多维度特征,开展了1980-1999年和2000-2019年全国尺度旱涝急转事件的时空演变规律的对比分析,并明晰了中国地区旱涝急转的多维度演变特征。
研究结果揭示了从中国北方到南方的 "多-少-多"的旱涝急转变化模式。此外,研究还展示了不同地区的频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的变化。旱转涝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分别从5.08增加到6.74,17.71增加到24.62,12.51增加到17.01,增加了32.53%、39.04%和36.01%,而相应的涝转旱仅增加了9.45%、15.22%和13.51%。此外,由于全球变暖下暴雨间隔时间的延长和降水的增加,大部分地区容易出现DWAA强度较高的事件。
图1. 旱涝急转事件多维度特征识别示意图。强度是旱涝急转时期SPEI的绝对值之和。持续时间是旱涝急转事件的长度,以月为单位。
图2. 1980-1999年(左)和2000-2019年(右)的旱转涝频次(a-b)、总持续时间(c-d)和总强度(e-f)的空间分布图。
相关成果于2022年6月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杂志上发表,受到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8802)、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BP082000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1JQ-965)共同资助。
引用:
Qiao, Y., Xu, W., Wu, D., Meng, C., Qin, L., Li, Z., & Zhang, X. (2022). Changes in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dry/wet abrupt alternation frequency, duration, and severity in Mainland China, 1980–2019.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838, 156521.
(供稿者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