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特邀主旨报告:地质灾害智能监测预警技术进展与展望
2024年5月7日(周二)上午09:00-10:30
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二楼演讲厅
特邀主旨报告嘉宾
      周平根,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副总工程师。曾兼任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崩塌滑坡专业委员会首任秘书长,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研究会委员、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会员、中国GPS协会资源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理事。
主要从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和监测预警研究工作,先后负责组织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计划项目《全国地质灾害调查与综合研究》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示范》的实施。作为负责人先后完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基于北斗一号卫星系统的地质灾害监测示范工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三的课题“面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传感网研制与验证”。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地质云的地质灾害预警与快速评估示范研究”。
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和国际会议发表环境工程地质评价,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和治理方面论文100余篇;在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方面主持过30余项国家有关部委的项目,多项成果获国土资源部科技二等奖和中国地质学会的奖励。和美国、德国、日本、荷兰、澳大利亚、韩国等国有关学术机构和CCOP国际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
2024年5月7日(周二)上午10:30-12:00
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二楼演讲厅

“京师减灾”学术周POSTER展示
2024年5月7日(周二)14:00-17:00
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二楼演讲厅
2023年度开放课题中期评审海报展示
序号  |  
    POSTER题目  |  
    负责人  |  
   
1  |  
    长江流域复合极端干热事件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影响研究  |  
    曹胜鹏  |  
   
2  |  
    植被前期生长基础对北半球陆地植被显著下降的影响机制研究  |  
    杜若华  |  
   
3  |  
    青藏高原地表热力状况对长江流域极端降水次季节预测的影响——以2020年“暴力梅”事件为例  |  
    范雅兰  |  
   
4  |  
    区域植被遥感解译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  
    冯安兰  |  
   
5  |  
    叶片与沙生植物防风固沙效率关系研究  |  
    谷 雨  |  
   
6  |  
    地下环境多孔介质溶质反常迁移的建模及数值模拟研究  |  
    李雪莹  |  
   
7  |  
    气候变化下沿海城市极端复合洪灾风险预估研究——以海口市为例  |  
    刘 青  |  
   
8  |  
    “双碳”目标下兰西城市群城市增长优化研究  |  
    王一达  |  
   
9  |  
    基于光谱图像耦合特征集的煤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遥感估算研究  |  
    王泽强  |  
   
10  |  
    柴达木盆地托拉海河下游河岸沙丘分布格局与形成演变  |  
    张 潇  |  
   
11  |  
    超强台风对我国东南沿海森林冲击的遥感智能监测方法研究  |  
    张 旭  |  
   
12  |  
    人-地系统耦合模型(HESM)评估气候变化风险及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  |  
    赵卫星  |  
   
第十二届“A•Dream杯”全国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生学术能力竞赛决赛
2024年5月8日(周三)上午8:30-12:00
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二楼演讲厅
决赛程序
8:30-8:36 主持人致欢迎辞并介绍竞赛评审委员会专家
8:36-8:40 主持人介绍竞赛评分规则和标准;
【以下程序请评审委员会主席主持】
8:40-12:00 决赛选手按次序进行答辩,评审专家点评并打分;
其中,答辩每人8分钟、专家点评2分钟,具体见下表。
时间  |  
    汇报题目  |  
    汇报人  |  
   
8:40-8:50  |  
    Assessment of the Ripple Effect of Supply-side Capacity Loss caused by the compound hazards: Flood Disaster and COVID-19——Taking Enshi Prefecture,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  
    赖 丹  |  
   
8:50-9:00  |  
    Thermokarst lake susceptibility evaluation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using interpretable ensemble learning methods  |  
    杨玉婷  |  
   
9:00-9:10  |  
    Dynamic hazard assessment of the compound drought/waterlogging and low temperature events of maize in the Songliao Plain  |  
    陈 丹  |  
   
9:10:-9:20  |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Population Risk to Tropical Cyclones Using Hybrid Modeling Combining GAM and XGBoost: A Case Study of Hainan Province  |  
    孟晨娜  |  
   
9:20-9:30  |  
    遥感数据产品揭示近20年中国建设用地洪水暴露增长比洪水淹没更显著  |  
    申翰如  |  
   
9:30-9:40  |  
    Consistent deformation monitoring reveals the effects of high summe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n the Chamoli landslide-flood hazard chain  |  
    田 静  |  
   
9:40-9:50  |  
    喜马拉雅山区中国西藏与尼泊尔的地质灾害灾情差异研究  |  
    兰思辰  |  
   
9:50-10:00  |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亚洲水塔洪水调节服务供需关系评估  |  
    李 磊  |  
   
10:00-10:10  |  
    Efficient distribution of government subsidy for post-disaster economic recovery: considering fixed assets damage or production capacity losses of enterprises? insights from ABM-based simulation  |  
    罗 燕  |  
   
10:10-10:20  |  
    Mapping Global Drought Induced Forest Mortality Based on Multiple Satellite-based Vegetation Optical Depth Data  |  
    张 旭  |  
   
10:20-10:30  |  
    Global warming creates the adaptation tipping points of livestock exposure to cold and heat stress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  
    战 宁  |  
   
10:30-10:40  |  
    Sustainability of Property Insurance under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  
    候羽璋 李妍漳 刘坤然  |  
   
10:40-10:50  |  
    How Many Floods Have Occurred in China in The Past Decade? A Perspective from Social Media  |  
    张 硕  |  
   
10:50-11:00  |  
    Assessing the disruption of flooding on the mobility of different groups from a commuting perspective, in Shanghai  |  
    姚 前  |  
   
11:00-11:10  |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of growth-stage specific compound climatic extremes for rice in South China: Evidences from concurrent and consecutive compound events  |  
    孙 冉  |  
   
11:10-11:30 评审专家对竞赛进行总体点评
11:30-11:40 评审委员会主席宣布评分结果
11:40-12:00 颁奖、合影留念
决赛评审委员会
一、主席:
王爱慧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二、委员
刘文彬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员
廖永丰 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 研究员
佟 彬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综合研究室 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孔 锋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系主任、副教授
刘 欢 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 助理教授
周 涛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教授、副部长
李 颖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主任、编审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学术交流
2024年5月8日(周三)14:00-17:00
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二楼演讲厅
会议议程
14:00-14:05 致欢迎辞
14:05-16:50各课题答辩汇报,专家组点评(该环节由专家组组长主持)
(每个课题8分钟,其中汇报5分钟,交流3分钟)
时间  |  
    汇报题目  |  
    汇报人  |  
   
14:05-14:13  |  
    孢粉记录的毛乌素沙地全新世人类活动研究  |  
    陈东雪  |  
   
14:13-14:21  |  
    基于物理信息深度学习的青藏高原湖泊热力学过程模拟研究  |  
    何 源  |  
   
14:21-14:29  |  
    快速城市化旱区碳足迹过程与碳中和路径研究-以呼包鄂榆城市群为例  |  
    李鹏辉  |  
   
14:29-14:37  |  
    中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对流湍流粉尘排放数值模拟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  |  
    梁国豪  |  
   
14:37-14:45  |  
    基于全波段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作物水分胁迫监测实验研究  |  
    林靖愉  |  
   
14:45-14:53  |  
    坝上地区典型湖淖退化与盐尘暴潜在风险研究  |  
    刘 颖  |  
   
14:53-15:01  |  
    中等分辨率遥感影像倒塌建筑物超分辨率快速识别方法  |  
    刘泽平  |  
   
15:01-15:09  |  
    基于多模态环境数据的热带气旋智能预报研究  |  
    孟 凡  |  
   
15:09-15:30  |  
    休息  |  
   |
15:30-15:38  |  
    化工园区洪灾Natech事件定量风险评估及韧性提升研究  |  
    王海顺  |  
   
15:38-15:46  |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变化格局与成因识别  |  
    王奕佳  |  
   
15:46-15:54  |  
    中国城市绿化冷却效应的定量评估框架  |  
    徐 栋  |  
   
15:54-16:02  |  
    中国碳源汇评估及其对干旱的响应研究  |  
    曾靖宇  |  
   
16:02-16:10  |  
    灾害风险蔓延下区域城市协同应急物资保障能力韧性评估  |  
    寇龙斌  |  
   
16:10-16:18  |  
    面向情景的热带气旋风雨潮联合作用下影响人口风险评估——以浙江省沿海地区为例  |  
    廖新利  |  
   
16:18-16:26  |  
    考虑风雨联合下的热带气旋受灾人口风险定量评估——以海南省为例  |  
    孟晨娜  |  
   
16:26-16:34  |  
    中国南方暴雨-高温热浪复合灾害的危险性及主导因素分析  |  
    张峻琳  |  
   
16:34-16:50  |  
    专家评议  |  
   |
16:50-17:00 宣布评议结果并合影
评审专家组:
组长:
高江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委员:
韩自强 山东大学,教授
方 建 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
孔 锋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
杨文涛 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